<u id="g3b9d"></u>

<u id="g3b9d"></u>

珠海本土網,每日更新最新珠海新聞! 收藏本站
您現在的位置:主頁 > 國內經濟 >

橫州市校椅鎮人大善于把弘揚壯族優秀文化傳統有機融入履職為民

標簽:壯族 人大代表 聯絡 臨江  日期:2023-10-20 00:22
廣西新聞10月19日電壯族圩逢等活動時,問題,有力助推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制定工作方案,臨江村建成水利項目4個,打造了甜玉米展示館,讓更多的游客了解榃僧村甜玉米的種植歷史,片
  廣西新聞10月19日電(朱振荻) 橫州市校椅鎮具有厚重的壯族文化底蘊,境內不僅有榃僧壯族民俗文化風情村,還有百年歷史的臨江壯歌劇。該鎮人大善于引導人大代表在弘揚壯族優秀文化傳統中擔當作為、履職為民。

  以壯歌劇團為紐帶更好履職為民

  校椅鎮羅村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的駐站代表包括臨江村、六藍村、東圩村等,現有駐站人大代表24名。羅村片區聯絡站善于發揮片區內有百年歷史的臨江壯歌劇團這一文化活動交流平臺的作用,引導人大代表在劇團開展壯歌劇文藝匯演、壯歌劇進校園、壯族圩逢等活動時,善借平臺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積極履職為民。

2023年青桐村壯族圩逢活動現場。朱振荻 供圖

  今年,羅村片區聯絡站在臨江壯歌劇團到各村開展文藝活動中,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接待選民,共接待來訪群眾160多人,收集大批群眾意見建議。經過代表的進一步走訪和調研,形成《關于完善臨江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議》《關于發展壯族特色民俗風情旅游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建議》等意見建議共18條,為百姓解決一批“急難愁盼”問題,有力助推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臨江村新建設的抽水站。朱振荻 供圖

  2022年,羅村片區聯絡站收到群眾反饋,臨江村農業灌溉用水無法得到保障,影響農作物收成,希望上級部門采取措施加以解決。收到這一訴求后,片區聯絡站的代表及時到實地開展調研和核實,形成建議和初步解決方案上報給鎮人大。

  接到轉交后,鎮政府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辦理,制定工作方案,督促相關部門及時落實,最終滿足了群眾的農業耕作灌溉需求,確保農業增產增收。2023年初,臨江村建成水利項目4個,新建抽水站2個,攔水壩1個,修建地下管道3000米,機耕路7公里,維修水利40米,硬化水利三面光900米,保障了臨江村6000畝耕地灌溉。

  以傳承民俗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榃僧村是青桐村委的一個自然村,是一座具有600年歷史、獨具特色的壯族聚居村。榃僧村非常注重文化的傳承,每年“三月三”都會載歌載舞,迎接福田龍,祈求風調雨順。榃僧村至今還保留了比較完整的壯族民俗風情及美食制作工藝、手工藝等,其中壯歌歌圩、簸箕粉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片區人大代表善于引導群眾把“壯族三月三”和傳統民俗美食相結合,近幾年榃僧村的特色旅游發展得如火如荼,年接待游客量已接近5萬人次。

美麗的榃僧村。朱振荻 供圖

  2019年,橫州市成功申請甜玉米地理保護標志,榃僧村順勢而為,打造了甜玉米展示館,讓更多的游客了解榃僧村甜玉米的種植歷史。同時為了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也為了游客能有更好的旅游體驗,榃僧村積極打造榃僧書院,開辟新的文化娛樂陣地。

  青桐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負責人李德賢表示,現在,榃僧村正在努力打造傳統民俗民居示范村,片區的各級人大代表聚焦鄉村振興工作,善于通過參與當地民俗文化活動等察民情、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聯絡站向當地政府提出的關于充分利用榃僧村保留比較完整的壯族特色民俗風情、古民居等資源,重點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等一批有價值的意見,并得到當地的重視和采納。(完)

最近更新
熱門排行
推薦閱讀